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景点推荐 景点推荐

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_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

zmhk 2024-05-03 人已围观

简介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_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       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全面而深

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_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

       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回答。

1.汶川地震建筑方面的问题.

2.汶川地震保存至今的废墟中的尸体会被挖掘下葬吗?

3.映秀地震遗址 漩口中学为什么不挖

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_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

汶川地震建筑方面的问题.

       512大地震夺取了近10万人的生命,每天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看到和听到抢救的过程都在流泪,从抢救的效果看,十几万军队和无数的志愿者只从废墟中救出了不到一万人,原因何在?救援难度太大了,大多数的建筑都成了一片废墟,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结构,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无数的画面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毕业20年来,一直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甲方等工作,所做的项目遍及十余个省市,特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512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于没有亲临现场,不敢妄言完全正确,只是给相关专业调查机构做一个参考。

       一、大量学校建筑倒塌的原因分析

        我毕业后参与设计的第一个是本单位的一个子弟小学设计,规模8个班总建筑面积约900平米(具体数记不清了),砖混结构3层,按照7度设防,当时没有电脑,全部是手工计算,发现如下问题:

       1、该教室面积为9.3X6.6米,两道横梁下设扶壁柱、预应力空心楼板,经过计算,大梁下砖墙的局压应力过高,容易在地震往复作用下破坏引起倒塌,因此在设计时特地加设了梁垫,并与圈梁整体浇筑,经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2、悬挑走廊下全部设有悬挑梁,与教室开间横梁和横墙上的圈梁一体设计,保证了走廊的变形和抗震性能。

       3、考虑到建筑开间很大,为了保证楼板具有一定的刚度,所有横梁按照“十字花篮梁”设计,以保证楼板的四周嵌固。

        在抗震计算方面,由于开间大横墙少,横向抗震设计不满足规范,不得已采用了部分370厚砖墙(原方案240墙),经过计算勉强满足抗震要求,但仍属抗震性能差,采取了增加扶壁柱、加密构造柱等措施。

        从这个小项目的设计过程我得出的经验是:学校建筑由于“开间大、横墙少”的特点,决定了此类建筑本来抗震性能就较差,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经过认真的计算,同时采取加强的措施;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也有明确规定,学校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在计算上满足当地设防计算标准的同时,在构造措施上应比本地标准提高一度(注意是“应”,如没有做到,设计者是有责任的)。

        从这次地震学校大量倒塌后的照片上看,有可能大量存在不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乡镇,该地区的学校在设计方面不一定做到了所有的教学楼都有正规的设计,使建筑物在抗震方面留下了严重隐患,而不像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是由于震级过大”,要知道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上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原则,经过正规设计的建筑应该要达到不倒塌的目的,即使设计队伍里有几个庸人,发生倒塌的比例也不会有如此之高。

       二、大量民房倒塌原因的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大量的私人建房倒塌,造成的灾害非常严重,从照片上看,主要以砖砌体结构居多,由于该地区为非寒冷地区,没有保温隔热要求,一般砌墙时多采用240砖墙,甚至采用180墙和120墙,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很多人盖了2层楼,180墙和120墙由于太薄,抗震性能非常差,在结构设计计算时,设计人员一般把120墙和180墙的抗震性能忽略不计,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震区的这些私人房屋与这次地震的破坏力相比,犹如搭积木和晃动桌子的关系,焉有不倒之理?

       三、许多层楼房倒塌的主要原因

        从网上和电视上看到许多居民楼发生倒塌,由于楼房内人员居住集中,疏散不如平房及时,一旦倒塌必定伤亡惨重,且施救困难,我分析主要是90年以前的楼房居多,当时国家对抗震设计的研究不足,抗震老规范的标准相对与现在的规范水平要低很多,90年代初期实行新规范后,曾有文件要求对以前的建筑进行鉴定和抗震加固,但由于多数人对抗震的认识不足,该文件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直至酿成严重后果。

        这一类建筑多数是砖混结构,预制楼板,即使设有圈梁和构造柱也是密度太低,再加上四川是非寒冷地区,内外墙均为240墙(1992年我曾做过该地区的设计项目),同样是砖混结构,在抗震性能方面相对与兰州、天水、西安等寒冷地区的要差1/3左右。

       四、设防标准存在问题: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抗震设防烈度划分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家都理解“烈度”是反映当地遭受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准,但是我国的烈度标准加入了当地经济水平来修正,也就变成了反映“可能遭受的损失的程度”,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各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一样,我们也不能够准确的预测到某地未来的经济水平,它与当地发展的机遇、政策的扶持等因素,甚至有没有“能干”的领导都有关系,从映秀——汶川——北川,所有的城镇都在断裂带上(从Google Earth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但是松潘为8度设防,而断裂带内的设防标准却是7度,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断裂带位置无论从发生地震的频次和烈度都会远远高于周边,这条断裂带的危险程度要远高于兰州、天水、宝鸡等大中型城市,地震的发生不在乎你当地有没有城市,经济发达不发达,我曾经在甘肃生活10多年,我小时候呆过的礼县是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的地方,当地的设防标准为“9度以上”,天水是一个自古就富饶的地方,设防标准没有礼县高。

       五、建设程序和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90年代,大量农民涌入建筑市场,造就了一批批的“包工头”,一般都是持有“集体XX级”的施工队伍,开始以低价抢占建筑市场,队伍素质低(一般包工头就是农村搞副业出来的,只会在零钱的时

       候签个名,从村里拉几个高中生就可以充当技术员),当时的普遍现象是国有的建筑公司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在低价竞争下即使中标也要赔本,转包现象严重,“偷工减料”更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建筑市场的管理相当混乱,设计“炒更”现象严重,甲方在技术管理方面水平低下,也没有监理人员,有些图纸真正懂专业的人看到都害怕,但是一栋栋楼房照样盖起来,我甚至怀疑我们学专业好像没有什么用处,在别人的眼里,盖房子不过就是搭积木,是小孩子不用学习就会的事情,当时建设的楼房应该是普遍存在问题的,还好,现在全国的建设市场经过重新整顿后,现在已经基本有序。

       从这次512大地震中所看到的问题:

        在地震的紧急抢险过后,全国人民都把视线转向了灾后重建,但目光仍然没有离开灾区,我们应该把视线看得更广、更深远。

       1、在设防标准问题上应该引起国务院和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将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高危险区域进行重新评估,重新确定设防标准表。

       2、按照现在的抗震设计规范水平,对全国新规范实施前的建筑抗震能力进行检查、鉴定、评估,该加固的就要进行加固,特别是90年代建设的楼房还要对建筑实体质量和安全进行重点排查。

       3、提高学校、礼堂、公共建筑等人员集中的建筑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要树立生命的价值高于财产的观念,防止在地震中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

       4、对于学校、礼堂等空旷建筑,应强制淘汰落后的建筑结构形式,规定全国学校不得采用砖混和预制楼板结构形式(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已经没有砖混结构,也没有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5、继续整顿建筑市场,上升到立法高度,严格实行问责制,加大设计、监理人员的权限,对违法的人员要加重处罚力度,杀一儆百,避免在巨大利益前的侥幸违法心理。

       6、对学校、医院等建筑推行标准设计,按照不同的规模标准和设防烈度标准做出标准图,统一标准(等于提高了设计水平)。

        看了网上的相关报道,从专业人员的角度,我对四川省教育部门给出的“理由”实在无法接受,我暂且不去推论他们如此说法的目的性,但如果在如此重大的灾害结果面前,我们不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今天的悲剧还会是下一次悲剧的序幕,这个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简单是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良心。

       说明:本文转自本人博客,一个多月来,我天天都在网上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关心这次地震相关问题和地震预测、建筑抗震方面的问题,也关注未来的重建问题

汶川地震保存至今的废墟中的尸体会被挖掘下葬吗?

       是的。

       实际上,北川中学地震遗址不挖也是出于对遗址的一种保护,以及对遇难者的一种尊重和对后人的一些教育意义。

       学校整体全部被山崩的巨石覆盖,只有一个在操场上体育课班级的同学幸免。遇难者的遗体至今仍被巨量的山崩掩埋。在学校下方的那块草坪底下,集中掩埋了北川各处废墟中挖掘出来的遇难者遗体。

       由于这里集中掩埋遇难者遗体,因此现在也是北川祭典遇难者的主要场所——现在定名为北川“遇难者公墓”。现在这个遗址是大多数遇难者被祭奠的地方。现在如果去挖的话,对于遇难者也是一种打扰,在道德上很难让人接受。

       现在新北川的人口其实并不多,但修得很大很豪华很气派。所以,整个城市偌大的马路上过往的车辆寥寥无几,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虽然灯火通明但人零零星星,冷冷清清。好多住宅小区的空置率很高,到了晚上成片成片的黑暗和寥寂中透出寥寥的几户灯光。

扩展资料:

       汶川地震,降落地点不明,降落地形不明,降落处是否存在建筑物残骸不明。就算是知道曾经的地形,经过第一次地震地形没有改变,那余震呢。感谢那些为我们默默付出,在万家灯火之下,负重前行的人。

       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带走了87150人的生命,超过37万人受伤,它不仅是灾区的一场浩劫,也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之痛。身体的伤口已经愈合,心却经常被再次撕开。 人们无法抹去这段记忆,但可以努力抚平伤痛。

       2008年5月12日下午,那节政治课上了才没多久,开始摇晃起来,同学和老师都懵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时北川中学正在修建操场,时常有大型机械作业,地震刚开始的时候,田绍丽还以为是机器经过教学楼旁发出的响动。

       汶川大地震11年,北川中学唯一全部幸存班级直言:不想被特殊对待。在我看来,生活都是平平淡淡的,尽管地震带来的影响那么大,十一年过去了,伤口也在慢慢消失。现在需要的是积极生活,乐观向上。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不需要被特殊对待。

映秀地震遗址 漩口中学为什么不挖

       如果发现会被挖掘下葬。倒塌的建筑下面没有发现遗体。没有挖掘出来的遗体是被滑坡掩埋的,那些人估计要长眠在那里了,因为开挖的难度非常大。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为妥善及时处理四川省汶川地震遇难人员遗体,预防地震灾区疫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近日联合制定了“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

       对遗体处理方式、遗体辨认程序、境外人员遗体处理、卫生防疫、协调配合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指出,根据遇难者有效身份证件或经亲属辨认,能够确认死者身份的,由民政部门安排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土葬处理。

       既无有效身份证件也无亲属辨认,无法确认遇难者身份的,公安、卫生部门根据灾区实际情况,要尽力对遗体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检材,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5.12”地震遇难人员身份识别DNA数据库。遗体及时火化或土葬。

       遇难者经确认是外国人的,遗体由中国殡葬协会进行防腐处理,遇难者身份确认、通知、遗体运输等问题按有关规定处理。意见强调遗体搬运和土葬,应当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参照卫生部有关技术方案进行。

       为避免因遗体腐烂造成环境污染,在遗体发现后应尽快完成相关鉴别程序并进行处理。在遗体处理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尊重遇难者尊严,并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

       

汶川地震伤亡情况

       根据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总述大事记》,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

       其中,四川省遇难68708人,失踪17923人。四川除攀枝花市和宜宾市之外的19个市(州)均有人员遇难,尤其以阿坝州、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广元市因灾伤亡严重,5个市(州)人员遇难均超过4000人,其中阿坝州、绵阳市、德阳市伤亡均超过万人。

       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5·12汶川地震共造成5462人遇难,5·12汶川地震中被毁的北川县城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离震中映秀东北方直线距离250公里之外的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5·12汶川地震造成4个社整体掩埋,780余人遇难。

       

       以上内容参考 四川新闻网-汶川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出台

       映秀地震遗址是为了铭记惨痛的历史,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上,建立的地震遗址保护区。看着令人窒息的画面,似乎还能听到遇难者的哀嚎与哭诉,我的心在流血!为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感到震惊,也为罹难的师生感到惋惜与悲痛。

       遗址在诉说着当年抗震英雄的故事,述说着为了保护40多名学生安全撤退而挺立在教室门口用身体承受万千重量而英勇牺牲自己的英雄老师……

扩展资料: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随后几天多次发生强烈余震,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到14日下午,仅有2300多人生还,并且有1000余人伤势严重。救援队全力抢修公路,并空降大批人员进行救助。

       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

       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景观。原牛眠沟被瞬间添高30米。

       汶川地震中,都汶公路全线80%的道路被损毁,10余千米的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

       汶川县映秀镇路口,矗立着一块写着“5.12震中映秀”几个大字的巨大石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块巨石是地震时山体崩裂滚下来的,如今成为震中映秀的标志性路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映秀地震遗址

       今天关于“汶川地震后为什么不允许挖废墟”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